教育之美,美在生长;教师之美,美在课堂。课堂是思想碰撞、火花迸发的天地,也是学生们智慧启迪、快乐学习的发源地。道阻且长,逐光而行,唯有课堂的风采,沉香流年。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2024年3月11日 19日,我校开展了一、二年级语文组的公开课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
马不扬鞭自奋蹄。活动开始前,一、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反复磨课,以交流探索的新形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日常教研展示了各位老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真正感受到教无定法。
课堂风采
秦竹清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吃水不忘挖井人》。秦老师长期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她在课堂上识字写字,总能让汉字一个个形神兼备,走进童心。这堂课直入正题,开篇讲解了“井”的故事。教学板块清晰,逻辑自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杨志欢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杨老师立足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围绕识字教学、词语积累、课文理解等内容讲述了新疆孩子渴望到遥远的北京城,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一个北京的孩子心系遥远的边疆,迫切想去天山看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愿望。
葛文霞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四个太阳》。整节课葛老师以生为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点燃了学生的思维之花。课堂教学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基础字词学习,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彭飞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小公鸡和小鸭子》。彭老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媒体,巧妙地穿插了丰富多彩的图片,贴近生活,营造出了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她还通过不断激励评价,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树立信心,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张建丽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树和喜鹊》。张老师在课堂上借助关键词,梳理出三个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关键词——“从前、后来、最后”,加上前后心情变化的词语“孤单、快乐”,再加上两个主人公树和喜鹊,让同学们清楚地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非常有意义。
陈婷婷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怎么都快乐》。陈老师通过带领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提取关键信息,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独自一个人有快乐,与别人相处很快乐,帮助别人更是一种快乐,明白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李丽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李老师首先讲述雷锋名字的来由,引导学生初次认识雷锋叔叔人物形象,再走进文本中,抓住雷锋叔叔的动作,想象画面,感受人物形象。同时注重情境创设,侧面抓住当时的环境,升华人物形象,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雷锋叔叔不顾自己,一心为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秦立果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中国美食》。秦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同时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清晰明了,课堂架构完整,起承转合之间让学生在喜爱的美食中识得生字,并从中获得知识。
李福玉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好朋友》。李老师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对比观察,注意抓住人物的性格、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写,采取多元化的鼓励形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以此激发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刘花兰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刘老师从看图片猜节日开始导入新课,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用学生熟悉的节日风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情感因素,在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感受情感的熏陶。
优秀板书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好的板书就是无声的老师,吸引学生汲取知识的琼浆玉液;好的板书宛若一道道风景,总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此次公开课板书创意新颖、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出我校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课堂剪影
听课老师认真听讲,详细做好听课记录,认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并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设施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力求学其所长,研有所得!
教学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每一次校内公开课展示都是一次学习和创新的思想碰撞,是教师教学之路成长的助力。教坛逐梦,奋者先行。怀仁城镇三小的老师们将切实打磨好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夯基固本,知行不辍,日益精进,赋能成长。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编辑|赵莉君 图片|秦立果王亚楠审核|魏惠清期数|2024年春季第9期
![]() |
![]() |
![]() |
![]() |
![]() |